。
克氏鲟 -漂浮性卵,成熟水温为4~9℃。
它的饲养温度为4~18℃,可耐10℃低温。
这种鱼性情温和,游泳敏捷,易饲养,现将其饲养要点介绍如下:饲养方式是制造一个可移动水箱,装满水。
当天气寒冷时,可将一部分水从水箱中取出,供其在水箱外过冬,剩余的水和饲料仍然放入水箱中;温度在5℃以上时,可将所有的水放出,将鱼移入另一容器中,以免鱼见到阳光后产生应激反应。
在水温恒定的情况下少量投饵,正常投喂时少量多次投食。
冷水性水生动物,应尽量采用接近水温的配合饵料。
鱼卵和鱼苗的越冬管理:当天气变化时,越冬鱼种很容易出现应激反应,这种反应可导致不吃食、离群、鱼种互相残食。
因此,越冬鱼种是否安全越冬,能否顺利打破休克,如何避免逃逸(逃离水箱)是第一位的问题。
越冬期间可辅以少量阳光照射,保持环境安静。
在淡水中生活的鱼类多能耐低温,但不耐高温,如果饲养在封闭或半封闭的水体中,高温会导致其死亡。
为减轻或杜绝高温对鱼的影响,越冬鱼种还需要在空气流通的条件下放养;光照前应彻底清扫水箱、集装箱、培养箱中的垃圾,并换入清水,修剪过高的水草和水中的枯叶腐枝。
由于淡水不能耐受较高的水温,因而越冬后的鱼种在转入正常饲养前必须先转入较大的缸中用海水或淡水进行中度过温或加温处理(25℃~28℃,照明15W/每平方米),使其逐步适应新的环境,直至转入海水里或淡水中的水温(16℃~24℃,照明8W/每平方米)来饲养,最后适应新的水温后再投喂。
越冬期间,凡因缺水或水质不良或水温不稳而造成病鱼或疲弱鱼,开春后都会离群独游,甚至露出水面呼吸空气,若这种情况长期不能缓解,海水或淡水越冬的鱼种会因为精神受到打击而失去回游行为,即使回游,也无法正常摄食和排便,有的鱼种还会长期浮于水面不愿摄食或离群独游,导致生长停止,体质衰弱直至死亡。
这种情况叫做“热应激症”。
如果一旦发现“热应激症”,就应立即换水。
鉴定“热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