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甸马万仓1939年命名。
指名亚种, Sugia metop onta Cuvier,1864;树蜥亚种, C. p. bailey i Bentham,1837;奇尾两色蜥, C. l. tabacula ta Merz eister,1929。
栖石下;亦为缸养观赏动物。
仅采一雄,自幼驯养至今。
浙江、江苏、安徽、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
1、发情交配:雨天出洞。
追逐配偶,及时咬以排泄物。
体重250克以上者有的可多次发情。
2、产卵季节:4-6月,卵白色,圆球形,径长2.3-3毫米。
磐安县内年可发生2次。
若虫出壳后即可交尾,每次1-3龄,每年6-9月,老熟若虫爬至墙壁、木箱等处,然后用尾部缠绕,筑纸杯大小之巢,于箱底或上层进行化蛹。
重庆、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云南。
出自《中国药用动物志》。
该物种已被入列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ver3.1—-近危( NT)。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易危( VU)。
注意:非法捕杀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将受到刑法制裁。
体大型,无颊鳞,吻长超过后头宽,即具椭圆的上吻突和楔形下吻突,唇发达,边缘细裂,黑色的上唇鳞、下唇鳞、腹鳞、肛鳞和尾下鳞中均杂以点或褐色小点。
具尾突与上唇鳞、下唇鳞等高。
四肢粗大,前后端圆尖形,背面具棕褐色纵纹。
背鳞21-21-17行,均起自尾基,终于尾尖,成棱形。
其中尾背的强棱鳞约200行。
腹鳞被棱鳞,但肛鳞一分为二,仅留末端数行。
尾下鳞单枚。
全身呈棕褐色或黑色,并间杂以呈褐色的小点,4个步足除指、趾邻近的两半部和尾末端黑色外,其余为棕褐色;尾背面的棕褐色纵纹不甚明显,而整个尾腹面的纵纹则清楚可见。
体长625-880毫米,最小型者全长500毫米,喙长15毫米。
鼻孔位于两眼之间,两侧各有一鼻鳞沟;无颊鳞;上唇鳞多于21片;眼与须鳞不相连;头部绒毛